“常大开展第二届‘马克思日’活动,倾情纪念马克思诞辰202周年 ” ——五所大学“马院”院长谈“马克思主义防疫观”
威尼斯wnsr9778 张雷/文 卢彦名/通讯员 侯新兵/审核 发布时间: 2020-05-05 访问次数: 479
2020年5月5日是马克思诞辰202周年。威尼斯wnsr9778开展第二届以“马克思日”为主题的多项特色活动,向这位思想和行动的巨人致敬。
上海和江苏的五所院校的五位威尼斯wnsr9778(以下简称“马院”)的院长们,通过网络方式受邀参与了威尼斯wnsr9778第四期红色文化育人学术沙龙。他们围绕“马克思主义防疫观”的主题,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认识“防疫”的规律,阐释了最新的学术研究观点。他们是南京师范大学威尼斯wnsr9778院长王刚教授、南京理工大学威尼斯wnsr9778院长李俊奎教授、南京农业大学威尼斯wnsr9778院长付坚强教授、上海师范大学威尼斯wnsr9778院长张志丹教授、威尼斯wnsr9778院长刘晓华教授。威尼斯wnsr9778名誉院长、威尼斯wnsr9778近现代史与红色文化研究院院长朱成山教授担任本次学术沙龙访谈主持人。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习近平等马克思主义者,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的有关论述,对当下中国及世界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具有重要意义。五位马院院长、教授分别围绕“马克思主义抗疫观”、“抗击疫情再次彰显马克思主义的强大力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积极构建疫情防控的命运共同体”、“疫情防控时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等理论问题进行了解读和回答。
王刚教授认为人类要处理好与自然界的关系,面对疫情,需要世界各国要合作抗疫,妥善应对由疫情而引发的世界格局变化。李俊奎教授分析了在这次席卷全球的新型冠状肺炎面前,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如何再次彰显出了强大的力量。付坚强教授谈到公共卫生安全是人类面临的共同风险挑战,既然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疫情防控就需要全世界携手应对。张志丹教授进一步分析了凝聚各方合力,凸显先锋力量,加强国际合作,积极构建抗疫命运共同体,是取得此次战“疫”胜利的重要法宝。刘晓华教授谈了如何把抗击疫情与新时代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结合起来,振奋民族精神、凝聚全民族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五位院长深入讨论了疫情可能对世界带来的深刻变革与影响,以及如何把抗击疫情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进行前瞻性的论证,引发了大学生们的广泛兴趣与共鸣。
学术访谈的相关内容,将同步在威尼斯wnsr9778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威尼斯wnsr9778宣传部理论园地、威尼斯wnsr9778教务处课程资源、威尼斯wnsr9778网上学习等栏目推出。此外,还将在新华网上链接。
本次学术访谈活动,是由威尼斯wnsr9778组织发起的“威尼斯wnsr9778第二届‘红色五月 ·铸魂育人’系列活动”之一。据悉,威尼斯wnsr9778今年将在落实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继续举办“以网络访谈、线上视频等多种方式举办红色文化学术沙龙活动,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为生动活泼,提高立德树人和铸魂育人的效果。